李維謙: 寧波銅匠的東山再起
2013年07月26日 13:49來源:星火機床>>進入該公司展臺點擊:1094
上海是中國機床工業(yè)的發(fā)祥地。上世紀40、50年代,滬上赫赫有名的機床企業(yè)創(chuàng)始人童氏、章氏等家族都是寧波人,所有機床廠里說的“官”話也都是寧波話,故機床工作者俗稱為寧波銅匠。
這群寧波銅匠,為中華機床事業(yè)的興起成績斐然,特別是在建國初支援國家重點建設中更是功不可沒。隨著時代變遷,中國機床工業(yè)的格局也在不斷調整,上海已失去了昔日的*。滄海桑田,當今寧波地區(qū)的機床制造業(yè)又十分了得,而崛起的遠在甘肅天水的星火機床集團董事長李維謙,居然也是寧波鎮(zhèn)海小港人,難道真的是一方水土養(yǎng)育一方人嗎?

一、擔綱起民族脊梁之重任
說起中國機床制造業(yè),無疑*東北、華北、華東等發(fā)達地區(qū),可地處西北的甘肅天水的星火機床集團,產值從1999年的不到1800萬元,至2009年居然躍升到10.3億,名列全國金切機床*8位,也是全國機械工業(yè)500強企業(yè)、中國工具機床行業(yè)精心創(chuàng)品牌活動企業(yè)、中國工具機床行業(yè)綜合經濟效益企業(yè),2007~2009年連續(xù)3年人均利稅平均值為15萬元以上。
星火不僅在當?shù)丶叭珖召徏娌⑵髽I(yè),而且已把步子跨出了。故2009年11月吳邦國委員長在視察該企業(yè)時也連夸星火搞得好。那么功勛人物李維謙究竟是怎樣一位人物呢?
天水是龍祖伏羲的故鄉(xiāng),可李維謙不是*,他是受命于危難之中上任的。老廠長不忍心將爛攤子交付于他,職工對年輕廠長也極不放心,稱他李沒錢、李(里)外欠。確實,當時諾大2200人的星火廠,由于連年虧損,欠債4300多萬元,企業(yè)瀕于破產。他接手時廠里現(xiàn)金只有20萬元,而職工活命工資的發(fā)放至少是80萬元。那時廠里生產資金寅吃卯糧,用電交不起電費、供暖買不起煤,可銀行卻死活不肯發(fā)放貸款……這種廠長有誰肯當?
甘肅工業(yè)大學機械系畢業(yè)的高材生李維謙有一手好技術,會一口好外語,他不是無路可走,當時韓國公司愿出5000元月薪聘請這位人才,而此刻他在廠里工資還不足500元。
面對廠里父老鄉(xiāng)親的生存危機,更為了擔綱起共和國制造業(yè)的脊梁,打造锃亮的國之利器,他豁出去搏命了,頗有率蒼生之眾、愿發(fā)奮為雄之勢。
干機床可不像房地產、IT、餐飲業(yè)等有暴利可獲,急功近利者是絕不愿意加入的,可就有那么一群執(zhí)著的“傻子”,愿為強國強軍奉獻自己的一輩子,李維謙也算得上是一個。
那么這位祖籍寧波的西北漢子又是如何奮斗的呢?
二、倜儻鐵漢的奮斗之路
蒼天由人感動,餡餅乃人所為,成功之路是人踏出來的,星火的成功之路是眾志成城的結果。
救廠脈準結癥所在
李維謙帶領新班子人馬認真地對奄奄一息的企業(yè)進行反復分析。作為一個國企,技術力量自然不差,那為什么會走到如此境地呢?原因其實很簡單,就是因為固步自封。不進行產品結構調整,老產品可以連續(xù)生產十幾年,在當今多元化經濟的市場需求下,必將喪失競爭優(yōu)勢。“病根”找到了,如何去“治病”呢?李維謙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:引進技術,培訓員工。
他們聘請德國專家來廠指導生產,盡管企業(yè)舉步維艱,他們還是想方設法籌集資金,分別向日本和美國派出9名工程技術人員,去學習借鑒*的技術和經驗,還選配基礎知識較好、綜合素質較高的職工參加各級各類大專院校的培訓學習。這種“內培”、“外引”、“集中學,分散學”相結合的模式培養(yǎng)人才,使300余人(次)接受了知識更新培訓,李維謙本人也先后赴日本、英國進修,成為中國*“英國特許工程師”(CharteredEngineer)。事實證明這些舉措起到了*的效果。綜合外國專家和學習歸來的技術人員的建議,星火馬上推出了數(shù)款新型機床,*了當時的市場空白,也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。
在另一頭,李維謙動員職工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,群策群力開拓市場,甚至動員職工外出打工,*貼補工廠。當鍛板車間主任于師傅年底將沉甸甸的20萬外出承包收入交給李維謙時,這位困難面前從不低頭的錚錚鐵漢動容了。這就是凝聚力,這就是可歌可泣的星火精神,也就是星火的燎原基礎。
這群寧波銅匠,為中華機床事業(yè)的興起成績斐然,特別是在建國初支援國家重點建設中更是功不可沒。隨著時代變遷,中國機床工業(yè)的格局也在不斷調整,上海已失去了昔日的*。滄海桑田,當今寧波地區(qū)的機床制造業(yè)又十分了得,而崛起的遠在甘肅天水的星火機床集團董事長李維謙,居然也是寧波鎮(zhèn)海小港人,難道真的是一方水土養(yǎng)育一方人嗎?

一、擔綱起民族脊梁之重任
說起中國機床制造業(yè),無疑*東北、華北、華東等發(fā)達地區(qū),可地處西北的甘肅天水的星火機床集團,產值從1999年的不到1800萬元,至2009年居然躍升到10.3億,名列全國金切機床*8位,也是全國機械工業(yè)500強企業(yè)、中國工具機床行業(yè)精心創(chuàng)品牌活動企業(yè)、中國工具機床行業(yè)綜合經濟效益企業(yè),2007~2009年連續(xù)3年人均利稅平均值為15萬元以上。
星火不僅在當?shù)丶叭珖召徏娌⑵髽I(yè),而且已把步子跨出了。故2009年11月吳邦國委員長在視察該企業(yè)時也連夸星火搞得好。那么功勛人物李維謙究竟是怎樣一位人物呢?
天水是龍祖伏羲的故鄉(xiāng),可李維謙不是*,他是受命于危難之中上任的。老廠長不忍心將爛攤子交付于他,職工對年輕廠長也極不放心,稱他李沒錢、李(里)外欠。確實,當時諾大2200人的星火廠,由于連年虧損,欠債4300多萬元,企業(yè)瀕于破產。他接手時廠里現(xiàn)金只有20萬元,而職工活命工資的發(fā)放至少是80萬元。那時廠里生產資金寅吃卯糧,用電交不起電費、供暖買不起煤,可銀行卻死活不肯發(fā)放貸款……這種廠長有誰肯當?
甘肅工業(yè)大學機械系畢業(yè)的高材生李維謙有一手好技術,會一口好外語,他不是無路可走,當時韓國公司愿出5000元月薪聘請這位人才,而此刻他在廠里工資還不足500元。
面對廠里父老鄉(xiāng)親的生存危機,更為了擔綱起共和國制造業(yè)的脊梁,打造锃亮的國之利器,他豁出去搏命了,頗有率蒼生之眾、愿發(fā)奮為雄之勢。
干機床可不像房地產、IT、餐飲業(yè)等有暴利可獲,急功近利者是絕不愿意加入的,可就有那么一群執(zhí)著的“傻子”,愿為強國強軍奉獻自己的一輩子,李維謙也算得上是一個。
那么這位祖籍寧波的西北漢子又是如何奮斗的呢?
二、倜儻鐵漢的奮斗之路
蒼天由人感動,餡餅乃人所為,成功之路是人踏出來的,星火的成功之路是眾志成城的結果。
救廠脈準結癥所在
李維謙帶領新班子人馬認真地對奄奄一息的企業(yè)進行反復分析。作為一個國企,技術力量自然不差,那為什么會走到如此境地呢?原因其實很簡單,就是因為固步自封。不進行產品結構調整,老產品可以連續(xù)生產十幾年,在當今多元化經濟的市場需求下,必將喪失競爭優(yōu)勢。“病根”找到了,如何去“治病”呢?李維謙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:引進技術,培訓員工。
他們聘請德國專家來廠指導生產,盡管企業(yè)舉步維艱,他們還是想方設法籌集資金,分別向日本和美國派出9名工程技術人員,去學習借鑒*的技術和經驗,還選配基礎知識較好、綜合素質較高的職工參加各級各類大專院校的培訓學習。這種“內培”、“外引”、“集中學,分散學”相結合的模式培養(yǎng)人才,使300余人(次)接受了知識更新培訓,李維謙本人也先后赴日本、英國進修,成為中國*“英國特許工程師”(CharteredEngineer)。事實證明這些舉措起到了*的效果。綜合外國專家和學習歸來的技術人員的建議,星火馬上推出了數(shù)款新型機床,*了當時的市場空白,也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。
在另一頭,李維謙動員職工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,群策群力開拓市場,甚至動員職工外出打工,*貼補工廠。當鍛板車間主任于師傅年底將沉甸甸的20萬外出承包收入交給李維謙時,這位困難面前從不低頭的錚錚鐵漢動容了。這就是凝聚力,這就是可歌可泣的星火精神,也就是星火的燎原基礎。
-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機床商務網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,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,//m.tiger-pot.com/。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企業(yè)發(fā)布的公司新聞、技術文章、資料下載等內容,如涉及侵權、違規(guī)遭投訴的,一律由發(fā)布企業(yè)自行承擔責任,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。
-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