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火花深小孔機加工工藝
2013年12月05日 16:40點擊:4884作者:默認來源:蘇州市金馬機械電子有限公司>>進入該公司展臺
在電火花小孔加工加工制造業(yè)中,通常將直徑小于3mm的孔稱為“小孔”,而深徑比大于100的小孔稱為“深小孔”,此類深小孔加工,當采用常規(guī)金屬鉆削工藝加工時,因鉆頭工具強度尺寸限制,當加工深徑比超過60時,加工過程就顯得比較困難,采用一般的電火花高速小孔(亦稱細孔)加工工藝,因電極損耗大(通常為1:1~1:1.3),小孔加工的深徑比一般只能達到150~200左右。為了解決生產中提出的大深徑比(≥200)的深小孔加工需求,我所進行了一系列的工藝試驗,近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,已成功地實現(xiàn)了深徑比近400的深小孔加工?,F(xiàn)將試驗情況簡介于下,請同行專家給予指正。
要實現(xiàn)大深徑比深小孔加工,標準的電火花高速小孔機床的規(guī)格已遠遠滿足不了加工的要求,必須開發(fā)新型的大深徑比電火花小孔機;從機床本身來說,要加大電極導向器到工作臺面的間隔距離,同時加大電極一次進給行程,開發(fā)使用的電極導向器,使其能夠滿足加工的需要。我們選用的試驗機床為D703型電火花高速小孔加工機床,并對該機床的立柱部分進行了升高加固處理,使電極導向器到工作臺面的zui大距離達到了820㎜。
試件材質為45鋼冷拔棒料,經調質處理,尺寸為φ10×800。
加工用工具電極為φ2mm×400mm、φ2mm×600mm多孔黃銅管。工作液為鴿靈高濃度水基電加工工作液,兌入飲用純凈水,濃度為5‰。
根據(jù)工件加工要求,深800mm小孔試件可以采取兩端加工的接刀方式,試件在加工前要先進行調直,使試件軸線直線度誤差≤0.05mm。工件裝卡采用800mm高度V型直線卡具,用精密直角尺測試卡具對工作臺的垂直度,對其進行找正,然后采用多點固定方式固定。
將電極與試件找正、定心后,開始使用長度400mm電極管,試加工深度100~150mm,待穩(wěn)定正常后,即可繼續(xù)加工。zui后采用長度600mm電極管,盡可能往深處加工。每根電極達到電極夾頭與導向器接近極限位置時中止加工,更換電極,zui終加工深度尺寸超過450㎜,這樣可減少調頭后的加工深度。調頭二次加工采取與前述相同的工藝措施,待*打透后,孔徑尺寸在φ2.2~φ2.5之間,接刀處可能有0.1~0.3mm左右的臺階(幾個試件加工后均有明顯或不明顯臺階)。估計是加工過程中試件變形,軸線彎曲,調頭加工時,軸心線不在同一直線上產生了臺階。目測試件端面孔的中心并無明顯偏差,有明顯臺階的試件在加工后,用φ2×600黃銅電極管穿過時十分困難,甚至無法通過;而用φ1.5×500黃銅電極管就可輕松通過;質量的試件是φ2.2的成形孔用φ2×600黃銅電極管穿過時,可以輕松通過。為了減少加工時試件的彎曲變形,加工前試件要仔細校直,加工過程中要注意試件的充分冷卻(加大沖液壓力及附加冷卻裝置),防止溫度過高,試件局部變形過大,導致加工失敗。試驗電參數(shù)選擇如下表:
試件尺寸等參見附圖。
從試件加工情況看,因受試驗機床加工范圍及其它條件和工藝經驗的制約,目前在小孔一次加工深度尺寸和小孔的直線度誤差方面,還顯不足,孔徑及直線度誤差大約在±0.20mm左右,雖然一般可滿足作為線切割加工穿絲孔的要求,不過,今后我所擬在電火花高速小孔加工機床結構、配套導向器研制及加工工藝方面作進一步研究探索,力爭使深小孔加工的各項工藝指標有大幅度提高。
要實現(xiàn)大深徑比深小孔加工,標準的電火花高速小孔機床的規(guī)格已遠遠滿足不了加工的要求,必須開發(fā)新型的大深徑比電火花小孔機;從機床本身來說,要加大電極導向器到工作臺面的間隔距離,同時加大電極一次進給行程,開發(fā)使用的電極導向器,使其能夠滿足加工的需要。我們選用的試驗機床為D703型電火花高速小孔加工機床,并對該機床的立柱部分進行了升高加固處理,使電極導向器到工作臺面的zui大距離達到了820㎜。
試件材質為45鋼冷拔棒料,經調質處理,尺寸為φ10×800。
加工用工具電極為φ2mm×400mm、φ2mm×600mm多孔黃銅管。工作液為鴿靈高濃度水基電加工工作液,兌入飲用純凈水,濃度為5‰。
根據(jù)工件加工要求,深800mm小孔試件可以采取兩端加工的接刀方式,試件在加工前要先進行調直,使試件軸線直線度誤差≤0.05mm。工件裝卡采用800mm高度V型直線卡具,用精密直角尺測試卡具對工作臺的垂直度,對其進行找正,然后采用多點固定方式固定。
將電極與試件找正、定心后,開始使用長度400mm電極管,試加工深度100~150mm,待穩(wěn)定正常后,即可繼續(xù)加工。zui后采用長度600mm電極管,盡可能往深處加工。每根電極達到電極夾頭與導向器接近極限位置時中止加工,更換電極,zui終加工深度尺寸超過450㎜,這樣可減少調頭后的加工深度。調頭二次加工采取與前述相同的工藝措施,待*打透后,孔徑尺寸在φ2.2~φ2.5之間,接刀處可能有0.1~0.3mm左右的臺階(幾個試件加工后均有明顯或不明顯臺階)。估計是加工過程中試件變形,軸線彎曲,調頭加工時,軸心線不在同一直線上產生了臺階。目測試件端面孔的中心并無明顯偏差,有明顯臺階的試件在加工后,用φ2×600黃銅電極管穿過時十分困難,甚至無法通過;而用φ1.5×500黃銅電極管就可輕松通過;質量的試件是φ2.2的成形孔用φ2×600黃銅電極管穿過時,可以輕松通過。為了減少加工時試件的彎曲變形,加工前試件要仔細校直,加工過程中要注意試件的充分冷卻(加大沖液壓力及附加冷卻裝置),防止溫度過高,試件局部變形過大,導致加工失敗。試驗電參數(shù)選擇如下表:
| 脈沖寬度μs | 脈沖間歇μs | 功放組數(shù) | 平均電流A | 加工深度mm | 加工時間min |
1 | 20 | 60 | 12 | 20 | 120 | 15 |
2 | 20 | 40 | 10 | 16 | 120-300 | 70 |
3 | 16 | 20 | 8 | 18 | 300-420 | 100 |
試件尺寸等參見附圖。
從試件加工情況看,因受試驗機床加工范圍及其它條件和工藝經驗的制約,目前在小孔一次加工深度尺寸和小孔的直線度誤差方面,還顯不足,孔徑及直線度誤差大約在±0.20mm左右,雖然一般可滿足作為線切割加工穿絲孔的要求,不過,今后我所擬在電火花高速小孔加工機床結構、配套導向器研制及加工工藝方面作進一步研究探索,力爭使深小孔加工的各項工藝指標有大幅度提高。
上一篇:風琴式導軌防護罩不同的制作方式
下一篇:外圓磨削及其他磨削形式與特點
- 凡本網注明"來源:機床商務網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機床商務網,轉載請必須注明機床商務網,//m.tiger-pot.com/。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企業(yè)發(fā)布的公司新聞、技術文章、資料下載等內容,如涉及侵權、違規(guī)遭投訴的,一律由發(fā)布企業(yè)自行承擔責任,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。
-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